在疾病恢复的过程中,多数患者是精神症状消失在前,自知力恢复在后,有些患者长时间不承认自己以前的离奇想法是病态,也不认为那些想法的消失是服药治疗的结果。对于这样的患者,在继续药物治疗的同时,要多与患者交谈,帮助他分析症状,促进其自知力的恢复。
这种谈话需要一定的技巧。首先,要主动涉及症状,不要怕刺激患者。回避只能麻痹一时。患者对以前的想法虽然不提了,但如果他对此没有正确的认识,缺乏分辨能力,这就将成为他在犯病的隐患。很多复发的患者,症状同前一次犯病时的想法如出一辙,其主要原因就在于自知力一直没有完全恢复。
其次,谈话时语气要平等。要以商量、讨论的方式同患者交换看法,避免说教。谈话时,多用“我觉得,,,,,,”,少用“你应该,,,,,,”。家属表达完自己的意见之后应尽量以问句结束,如“你觉得呢?”、“我说的有道理吗?”这种谈话方式既婉转、让患者好接受,又可以引导患者谈出自己的看法。
第三,谈话要自然,要以现实生活中的实例为素材。比如对于具有被害妄想、总觉得别人的言行是在伤害自己的患者,家属可以就电视剧中的情节,或者把自己工作中发生的事讲给患者听,同患者一起探讨如何看待别人对自己的态度,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等。
第四,掌握谈话的分寸。患者愿意听,则讲,患者不耐烦了,就不讲,或换个时间再讲,要适可而止。
第五,对每一个症状都要充分分析。自知力的恢复一定要全面、彻底,这就要求家属要准确地掌握患者的全部症状,逐一询问,逐一帮助患者分析。这的确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、却又是必须要完成的任务。您想让您的患者痊愈吗?耐心一点,从长远来看,您必会得到回报。